新闻动态

AI启智铸匠心 科创薪火映未来——上海道小学来中心参观研学

2025-03-27

为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普基地的功能作用,开拓孩子们的视野,3月21日上午,工程实践创新科普基地与智慧康养科普基地携手河西区上海道小学,成功举办“AI赋智——探秘人工智能重塑未来工匠摇篮”主题科普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与赛事观摩相结合的形式,为青少年揭开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奥秘,播撒科技创新的种子。

一群人站在商店门口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活动伊始,工程实训中心、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领导对上海道小学师生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科技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希望今天的活动能让大家感受到‘工匠精神’与‘AI技术’融合的魅力。”随后,老师们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吉祥物“天天”、“津津”为引,结合我校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向小朋友们生动讲解职业技能大赛的意义与成果。憨态可掬的吉祥物与精巧的竞赛作品迅速激发了孩子们对“工程技术”的浓厚兴趣。

许多人站在室内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一群人正在听演讲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孩子们依次走进数控机床、金工实习、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实训区。数控机床区内,高速旋转的刀具将金属胚料加工为精密的零件,指导老师向孩子们详细展示了零件成品及作用。金工实习车间内,指导老师举着金属原料笑着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想用这个原料加工出什么东西?”,孩子们立刻炸开了锅:“我要做一个五角星”,“我要做给妈妈当礼物的爱心”……。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被充分激发,对传统制造技艺的兴趣也愈发浓厚。机电一体化实训区中,机械生产线实景运行;工业机器人实训区内,工业机器人灵活抓取物料,均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叹。通过“场景化学习+沉浸式体验”的立体化学习,孩子们零距离感受了“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一群人正在聊天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小孩们在玩耍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天津选拔赛赛前调适现场也成为实践课堂。参赛团队向小观众们演示了太阳能电动车、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智能救援等创新作品,详细解析从创意构思到实体调适的全流程。当看到一个个机器“听话”地执行任务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好奇的光芒,更有对投身科技创新的憧憬在悄然生长,成为本次活动的高潮。

在智慧康养科普基地,师生们开启了“科技向善”的探索篇章。在基地展厅,老师们通过智能代步机器人、多模态智能脑控轮椅等设备,向学生们阐释“智慧康养”如何通过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技术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孩子们戴上非侵入式脑电设备,尝试用“意念”操控机械臂完成抓取动作;围坐在脑控康复手训练系统旁,观察脑电信号如何驱动机械手指辅助康复治疗。这场融合科技温度与人文关怀的体验,让小朋友们深刻理解了技术创新服务社会需求的现实意义。

图片包含 人, 室内, 女人, 站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一群人正在玩滑板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充分发挥我校科普基地科技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具体体现,是工程实践创新科普基地、智慧康养科普基地与上海道小学构建协同育人“教联体”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青少年人工智能与工程素养培育的创新探索。本次活动以“AI赋智”为主线,通过“智能制造实训观摩+智慧康养技术体验”双场景联动,生动呈现了人工智能在工业升级与社会服务中的多元价值。小朋友们不仅通过参观实训区、比赛调适现场等感受到现代制造业的精密与高效,更在智能康养设备互动中领悟科技以人为本的深层内涵。未来,我校将以工程实践创新、智慧康养两大科普基地为依托,加强与中小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成果、技术向科普资源转化,构建青少年工程素养培育的长效机制。